端午节最有名的古诗(描写端午节的诗)

2023-11-02 21:16:40 体育信息 清华老弟

端午节最有名的古诗

1、《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

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碧艾香蒲处处忙。

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___苏轼《浣溪沙·端午》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___张耒《和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3、《己酉端午》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译文: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诗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译文:端午佳节到来,各种花卉竞相开放。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李隆基《端午》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古人眼中的端午景象:宋代诗人陆游在《乙卯重五诗》是这样描写端午的: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译文: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

《己酉端午》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译文: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___苏轼《浣溪沙·端午》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___苏轼《浣溪沙·端午》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阳采撷(宋许文通)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己酉端午》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译文: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描写端午节的诗

1、,《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2、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端午》作者: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殷尧藩《七律·端午》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4、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如下:《端午日》(唐朝)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5、——出自范成大的诗《如梦令》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5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36 bytes) in /www/wwwroot/qhld.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