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汉字,读作rùn,本意是指会意,一般作为历法名词使用,也可对“正”而言,意为偏,副。名词。(一)会意。从“王在门中”。古代天子每年冬季以明年朔政分赐诸侯,诸侯于月初祭庙受朔政称为“告朔”。
闰年(Leap Year)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包括在公历(格里历)或夏历中有闰日或闰月的年份。闰年有366天。
指阳历的二月有二十九天,或阴历有闰月的一年。造句阳历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全年共三百六十六天。
闰年是凡公历中有闰日(2月29日)的年份,阴阳历中有闰月的年份。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
闰年的意思: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闰余(岁余置闰。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差的时日)。
就是有的三年中有中间一年是闰年,前一年和其后一年不是闰年;有的三年中只有中间一年不是闰年,前面一年和后面一年都是闰年。农历历法中闰月按19年一个周期设置,称为一个闰周。
指阳历的二月有二十九天,或阴历有闰月的一年。造句阳历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全年共三百六十六天。
闰年(Leap Year)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包括在公历(格里历)或夏历中有闰日或闰月的年份。闰年有366天。
闰年的解释[bissextile year] 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闰余(岁余置闰。
。闰年是公历的名词。公历规定每400年97闰,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是29天;其余年份的2月是28天。除了2月以外,其它月份的天数没有平年和闰年的区别。2。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
”本义: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的叫“闰”。如“闰月”) 同本义 闰余分之月五岁再闰。——《说文》闰月诏王居门终月。——《周礼·大史》闰月则阖门左扉。
闰,汉字,读作rùn,本意是指会意,一般作为历法名词使用,也可对“正”而言,意为偏,副。名词。(一)会意。从“王在门中”。古代天子每年冬季以明年朔政分赐诸侯,诸侯于月初祭庙受朔政称为“告朔”。
这样的办法在历法上叫做闰。本意是指会意,一般作为历法名词使用,也可对正而言,意为偏,副。又如:闰位(非正统的帝位);闰统(指僭位的帝统。
闰,汉字,读作rùn,本意是指会意,一般作为历法名词使用,也可对“正”而言,意为偏,副。《礼记·玉藻》和《书·尧典》等文献均有记载。
” 词语分解 闰的解释 闰 (闰) ù 每四年加一日,称“闰日”。有闰日的这一年称“闰年”。这是公历的“闰”。 中国 的农历,二年或三年,需要加一个月,所加的这个月称“闰月”,平均十九年有七个闰月。
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的叫“闰”。如“闰月”,同本义 闰,余分之月,五岁再闰。 ——《说文》闰月诏王居门终月。 ——《周礼·大史》闰月则阖门左扉。
1、[闰]百科解释 闰是一个汉字,一般作为历法名词使用,也可对“正”而言,意为偏,副。
2、闰年 [rùn nián] [闰年]基本解释 [bissextile year] 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闰余(岁余置闰。
3、千闰 [qiān rùn] [千闰]基本解释 千年,表示时间很长,历史悠久 [千闰]百科解释 取万物润泽之意。千表示数量多,闰通“润”。在中国传统取名过程中,“千”与“闰”在五行中均为金。
4、之十二:“闲开闰集教孙女,身是前朝 郑妥娘 。”[闰集]百科解释 闰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rùn jí,是指旧时指附于正集之后的僧、道、妇女等人的作品汇集。
5、由丰润县划出一部分,成立唐山市新区。2002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丰润县和新区,合并建立唐山市丰润区。
1、闰,汉字,读作rùn,本意是指会意,一般作为历法名词使用,也可对“正”而言,意为偏,副。名词。(一)会意。从“王在门中”。古代天子每年冬季以明年朔政分赐诸侯,诸侯于月初祭庙受朔政称为“告朔”。
2、闰字的含义是:一般作为历法名词使用,也可对“正”而言,意为偏,副。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阳历把每年定为365天,所余的时间约每四年积累一天,加在二月里,叫闰日。
3、闰字的寓意是指福气、恩泽、细腻有光泽之义,寓意吉祥又有内涵。释义:历法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