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猩猩体型比黑猩猩、猩猩都要大得多,是更大的类人猿,也是更大的灵长类动物。
栖息于热带林区,结群,每群 5~15只,多至40只,主要在地面活动,上树是为看路、觅食或睡觉。食量很大,主要吃植物嫩芽、竹笋、香蕉茎、野果。
西部大猩猩主要分为两个亚种,西部低地大猩猩和克罗斯河大猩猩,它们相较于东部大猩猩,更喜欢在树上生活,并且体型略小,毛色也更浅一些,呈现黑灰色,最喜欢的食物就是树木的果实,基本上都是组成5-16只的小族群生活。
生活习惯 大猩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地上,很少爬树,喜欢在白天活动。大猩猩是一种群居动物。一个小组行动的时候,领队会在前面带队。一些植物性食物是它们的主要食物,但有时它们也会吃鸟蛋。
大猩猩一般来说是昼行性动物,白天进食活动,夜晚休息,它们是群居性动物,过着一夫多妻的群居式家族生活,饮食上主要靠吃树叶来补充身体所需能量,因此一般来说不会攻击饲养员。
克罗斯河大猩猩 详细介绍:克罗斯河大猩猩是大猩猩种类中最稀有的物种,它们喜欢生活在热带地区,最早是在上世纪初期被发现,目前全球所剩余的数量不到200只。
克罗斯河大猩猩(Gorilla gorilla diehli)是西非大猩猩的亚种,雄性身高180厘米,雌性身高150厘米,雄性体重140公斤,雌性体重70公斤。体型雄壮,胸部宽厚,有粗重的脖子和强有力的四肢,面部和耳上无毛,眼上的额头往往很高。
克罗斯河大猩猩是大猩猩的4个亚种中最稀有的一种,现存总量在300只以下,分散在喀麦隆和尼日利亚的热带雨林中。相对于较著名的西非低地大猩猩,克罗斯河大猩猩是所有大猩猩、甚至所有灵长目动物中,最为濒危的物种。
大猩猩是白日活动的森林动物。低地大猩猩喜欢热带雨林,主要生活在树上,即使很重的雄兽也往往爬在20米高的树上寻找食物。
详细介绍:克罗斯河大猩猩是大猩猩种类中最稀有的物种,它们喜欢生活在热带地区,最早是在上世纪初期被发现,目前全球所剩余的数量不到200只。
1、世界十大野生动物有:爪哇犀牛、远东豹、金头猴、华南虎、扬子鳄、亚洲象、坡鹿、苏门犀、克罗斯河大猩猩、加湾鼠海豚。爪哇犀牛 又称小独角犀,属奇蹄目犀科,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与印度犀牛是近亲。
2、扬子鳄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
3、古朴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
4、世界上更大的野生动物是,蓝鲸,体长2400至3400厘米,体重可达150000至200000公斤,相当于25只非州象的重量,主要分布在南极附近海洋中。
5、世界十大少见动物如下:白狮。据说全世界仅有130只左右,白狮不是因为白化病而全身白色,而是狮子的一个变种,非常稀有。野生雪豹。
1、西非大猩猩分为西非低地大猩猩和克罗斯河大猩猩两个亚种。在四个大猩猩亚种里,西非低地大猩猩的体型是最小的。
2、传统上大猩猩本身是一个种,并分了三个亚种:西部低地大猩猩(G. g. gorilla)、东部低地大猩猩(G. g. graueri)和山地大猩猩(G. g. beringei)。
3、婆罗洲猩猩,又称红毛猩猩,灵长目人科猩猩亚科猩猩属,共有3个亚种分化:指名亚种、沙巴亚种、加里曼丹亚种。在灵长类动物中,它们的体型仅次于大猩猩,雄性比雌性大。
4、东部大猩猩最小可以有两个亚种:山地大猩猩及东部低地大猩猩。 东部大猩猩最小可以有两个亚种:山地大猩猩及东部低地大猩猩。在布温迪森林的细小族群在基因上与其他亚种不同,故有时被认为是独立的亚种,但却未有描述。
1、克罗斯河大猩猩:克罗斯河大猩猩是西非大猩猩的一个亚种,也是世界上数量最稀少的大猩猩。
2、克罗斯河大猩猩:克罗斯河大猩猩是大猩猩中最为濒危的一个亚种,1904年被发现时据调查得知目前仅存150-200只,属于濒危稀有动物,为了保证它的生存环境,这些克罗斯河大猩猩专门被分割在了五个地带生活。
3、克罗斯河大猩猩克罗斯河大猩猩是大猩猩中最为濒危的一个亚种。曾作为单独的一种来命名。又把它与西非大猩猩视为同类。然而,最后的两个单项研究显示,克罗斯河大猩猩是西非大猩猩的亚种。
4、Phocoena sinus),又名港口豚、太平洋鼠海豚、加湾鼠豚或海湾鼠海豚,是一种稀有的鼠海豚属。(15)克罗斯河大猩猩:克罗斯河大猩猩(Gorilla gorilla diehli)是西部大猩猩的亚种,分布在尼日利亚及喀麦隆的热带雨林。
5、克罗斯河大猩猩 克罗斯河大猩猩是大猩猩家族中最为濒危的一个亚种,现存的数量仅有300多只。如今它们仅生存于尼日利亚喀麦隆边界的山林中,数量目前仅有150到200只,而且还被支离破碎地人为分割在不同的地带生活。
6、克罗斯河大猩猩:主要栖息于热带林区,因栖息地丧失和猎杀而数量锐减,目前残存的150-200只被分割在五个地带生活。 苏门答腊犀牛:属于双脚犀牛,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数量不到200头,属于高度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