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特指春秋时的孙武,著有《孙子兵法》。但这里的孙子是指战国时的孙膑,他的同门师兄庞涓嫉妒他的才能,劝说国君施用膑刑(去除膝盖骨),所以才叫孙膑。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史记·孙武 吴起列传》记载 :“孙武既死,後百馀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後世子孙也。”孙武(约公元前545-前470),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是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孙武是孙膑的先辈。根据记载:“孙武生驰、明、敌三子”,其中孙明生服、膑,也就是说孙膑为孙武之孙。孙武又叫“孙子”,其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他的著作为《孙子兵法》;而孙膑是孙武的后人,是我国战国中前期著名的军事家,其著作为《孙膑兵法》,有时孙膑也被称为“孙子”。
孙膑为孙武的后代。孙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孙子,本是齐国人,后来去到吴国,投奔吴王阖闾,在伍子胥的推荐下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伍子胥与孙武两人合力为吴王献计,帮助吴王成就霸业。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史记·孙武 吴起列传》记载 :“孙武既死,後百馀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後世子孙也。”孙武(约公元前545-前470),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是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孙武是吴孙子,孙膑是齐孙子。他们分别是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人。据考证,孙膑是孙武之后世子孙,《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之间存在内在的师承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阐述和继承。两者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家之言,还合了“孙氏之道”。
孙膑和孙武的关系是:孙膑为孙武的后代。孙膑,生卒年不详,字伯灵,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菏泽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一说今山东聊城阳谷东北),华夏族,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
您好!孙武是孙膑的太爷爷。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属于同时代而略晚。孙子是齐国贵族和名将的后裔。孙膑,战国时期齐国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人。
1、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
2、孙膑和孙武的关系是:孙膑为孙武的后代。孙膑,生卒年不详,字伯灵,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菏泽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一说今山东聊城阳谷东北),华夏族,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
3、孙膑是孙武的后人,所以两个人并不是一个人,孙膑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并著有《孙子兵法》,很多人认为孙膑和孙武是同一个人,并提出很多支持的依据理论,但最近根据历史考证,很多专家认为并不是这样,孙武和孙膑完完全全是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