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杜兰特和詹姆斯谁的弹跳能力更强? 〖One〗综合来看,巅峰期詹姆斯弹跳更炸裂,杜兰特则胜在起跳效率。现在两人都已不是联盟弹跳最顶尖的球员,年...
〖One〗综合来看,巅峰期詹姆斯弹跳更炸裂,杜兰特则胜在起跳效率。现在两人都已不是联盟弹跳最顶尖的球员,年轻时的詹姆斯可能略胜一筹。不过篮球比赛不是跳高比赛,两人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得分方式。
得分爆发力上,杜兰特有6个赛季场均得分超过30分,单场更高分是55分;詹姆斯有1个赛季场均过30分,单场更高61分。杜兰特更像纯粹的得分手。 得分持续性方面,詹姆斯连续19个赛季场均25+,历史之一。杜兰特因伤病影响,有过赛季报销的情况。
直接上干货:2018年33岁的詹姆斯和2025年33岁的杜兰特数据对比挺有意思的。先说基础数据:老詹33岁场均25分6篮板1助攻,真实命中率62%;KD今年场均21分3篮板8助攻,真实命中率63%。得分效率差不多,但组织能力老詹明显更强。
杜兰特同样是一位极具得分天赋的球员,得分手段多样且高效。但相比詹姆斯,他的职业生涯在总比赛场次等方面稍逊一筹。詹姆斯在联盟征战多年,经历了不同的球队体系和比赛风格,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得分水准。而杜兰特虽然也有过辉煌的得分表现,但从总得分的累计数据来看,还是落后于詹姆斯。
库里、杜兰特、詹姆斯的单打效率对比(截至2025年数据): 杜兰特:现役单打天花板 场均单打得分8分,每次单打得12分。中距离无解,2米10身高+后卫技术,防守人基本只能祈祷他手感不好。太阳队时期开发出更高效的背身单打,50%命中率稳如狗。
NBA中杜兰特和詹姆斯各有千秋,但从整体表现和数据对比来看,杜兰特在得分能力和效率上略胜一筹,而詹姆斯则展现出更全面的能力。以下是具体分析:得分能力与效率 杜兰特:25岁时,杜兰特场均得分30.2分,命中率高达55%。
具体来看两人的得分情况: 詹姆斯从2003年进入NBA,22个赛季基本保持巅峰状态,场均27分左右。他不仅总得分之一,还是最年轻的1000-40000分先生。2023年超越贾巴尔后,纪录还在不断刷新。 杜兰特2007年进 *** 盟,因跟腱断裂缺席了整个2019-20赛季,目前打了17个赛季。
〖One〗詹姆斯与杜兰特生涯至今一共交手35次,其中21次发生在常规赛,其余的14次则是在总决赛中。首先我们来看看常规赛的交手记录,詹姆斯16胜5负,场均可以得到28分3篮板5助攻,投篮命中率54%。而杜兰特则是5胜16负,场均能够得到25分7篮板4助攻,投篮命中率42%。
〖Two〗赛季结束后,詹姆斯转会热火,2010-11赛季第6次交手,詹姆斯14中7,23分4板13助,杜兰特20中7,33分10板1助,最终热火获胜。第7次交手詹姆斯21中8,19分8板3助,杜兰特21中12,29分7板6助,最终雷霆获胜。
〖Three〗目前杜兰特仍在恢复伤病,这个赛季没有技术统计,我们就从08年到19年开始算吧。两人共计交手35次,常规赛21次,季后赛14次。先看下两人交手的数据,詹皇26分5篮板5助攻外加8次抢断,投篮命中率高达58%,三分命中率只有33%。
〖Four〗双方常规赛第二次交手在2017年1月17日,这场比赛勇士摧枯拉朽的大胜骑士35分,詹姆斯18投6中,拿到20分、8篮板、2助攻、6次失误;杜兰特16投9中,得到21分6篮板5助攻。两人两次交手数据几乎相差无几,两个人都有极高的身体天赋,篮球智商。
〖One〗詹姆斯最辉煌的一个赛季非17-18赛季莫属在这个赛季詹姆斯一共获得了748分,这是NBA现存历史当中第二高的分数,比起乔丹的759分仅低了11分。同时在这22场的比赛中,詹姆斯一共砍下了8场40+,现役运动员很难有人达到这个成绩,詹姆斯与乔丹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Two〗季后赛出场时间 在詹姆斯的身上,除了惊人的领导力之外,他的身体素质也相当强悍,在众多球星中,听到或看到球员受伤消息最少的球员应该就是詹姆斯了。詹姆斯对于身体的锻炼和维护非常上心,不惜下重金进行身体维护,所以詹姆斯的出场时间相当可观,在季后赛上也是历史之一。
〖Three〗考虑到詹姆斯目前的状态,他的季后赛压哨绝杀次数很可能会继续增加。等到他退役后,这一纪录有望成为NBA历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而NBA的未来也将面临没有詹姆斯这一级别的球员接班的挑战。
〖Four〗季后赛得分:NBA季后赛得分榜之一,现在已经是詹姆斯的名字,目前6624分暂居之一。乔丹和詹姆斯同样打了15个赛季,但是得分也不如詹姆斯。看来季后赛的詹姆斯,进攻火力跟乔丹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为何说詹姆斯是暂居之一,因为他才33岁,这数据还能不断上涨。按照他的状态来看,再打5个赛季完全没问题。
〖Five〗本赛季,詹姆斯在常规赛中的表现相比往年有所下降。进入季后赛,他的数据进一步小幅滑落。尽管在季后赛场均贡献23分、7个篮板和8次助攻,但考虑到他的上场时间增加,数据相对缩水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