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考生进入备课室,根据试题清单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备课时间20分钟。
1、【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原文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2、小结:青青粽叶香,浓浓端午情,外婆还给我讲端午节的故事,告诉我永远要纪念的人,想知道的小朋友们也可以把端午节的故事找来读一读。
3、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是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回顾,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使学生对端午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端午节这个民族节日有更深的了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4、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立”“米”。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5、一课时 教学流程: 激发兴趣,猜谜导入 猜谜: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想猜吗?听好了: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粽子) 揭题: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粽子有关的文章:《端午粽》。
1、【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原文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2、(一)学习之一段。 过渡:听完后,谁能告诉老师,作者一到端午节总是去谁家?(外婆家) 每一年的端午节,外婆都会煮好一锅粽子,盼望着“我们”回家吃,说明外婆非常希望“我们”回家,一家人团聚,开心地过节。
3、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端、棕”等13个生字。 会写“午、节”等7个字。 认识偏旁:立字旁“立”,米字旁“米”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4、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1 教材分析: 《端午粽》一文主要介绍了端午节外婆包的粽子以及端午节的由来。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
5、一课时 教学流程: 激发兴趣,猜谜导入 猜谜: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想猜吗?听好了: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粽子) 揭题: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粽子有关的文章:《端午粽》。
(一)学习之一段。 过渡:听完后,谁能告诉老师,作者一到端午节总是去谁家?(外婆家) 每一年的端午节,外婆都会煮好一锅粽子,盼望着“我们”回家吃,说明外婆非常希望“我们”回家,一家人团聚,开心地过节。
小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1 教材分析: 《端午粽》一文主要介绍了端午节外婆包的粽子以及端午节的由来。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